-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征[10/30]
- ·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刊[10/30]
- · 《建筑与文化》期刊栏目[10/30]
- · 《建筑与文化》数据库收[10/30]
- · 《建筑与文化》投稿方式[10/30]
- ·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是多少[10/30]
建筑可阅读丨工学院建筑:特定功能类别建筑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交大校友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工程馆的感受聚焦在“雄伟”“宽敞”“先进”“幸福”等关键词上。当时在工程馆读书的著名机车设计专家傅景常在《交大求学记》中谈到:
在交大校友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工程馆的感受聚焦在“雄伟”“宽敞”“先进”“幸福”等关键词上。当时在工程馆读书的著名机车设计专家傅景常在《交大求学记》中谈到:“交大的工程馆,在当时的我看来,真是气象雄伟,富丽堂皇。馆成U字形,U字开口处是大门,入门有一庭院,院中有马可尼铜柱。那时无线电是很时髦的东西,所以无线电的鼻祖受人尊敬。楼上阶梯教室舒适宽敞,长又大的石质黑板几乎与教室同宽。楼下实验室中有当时先进的各种机械、电机、电报、电话、传真等设备,还有汞光实验室,光芒耀目,至今如在眼前。初入此馆,真是大开眼界,似乎已进入科学殿堂,颇有幸福自豪之感。”
1930年4月,由黎照寰校长呈准铁道部拨发建筑专款45万元建设工程馆。1930年8月,邬达克打样行完成施工图纸。同年11月由馥记营造厂中标工程馆的工程。1932年1月10日,工程馆竣工,总建筑面积8700多平方米,成为当时校园最大体量的建筑。
在中心方院南侧,邬达克在当时虹桥路(今广元西路)上规划了校园新的主入口,并规划大会堂建筑成为校园建筑的主立面,使校园的空间在南北轴线上形成更具有纪念性的序列空间。在方院西侧,邬达克将原有的体育馆建筑整合入更具中轴对称体量的建筑。而中心方院北侧的零散的校园工厂建筑,邬达克则将之整合为了一处带有宽达60米的方形内院的建筑,即工程馆。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面向庭院的尖券大门(摄影:邬根保)
另一方面,工学院作为中国近代综合性大学或理工类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的外观形象也需要体现当时社会所期待的以工学兴国的愿景。在1930年代,盛行的现代派装饰艺术风格与当时世界知名院校所特别热衷的哥特复兴风格学院式的建筑语汇,为建筑师提供了呈现工学院建筑形象的理想素材。由此我们看到,无论是1932年初在华界建成的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以及1934年前公共租界建成的雷士德工学院,虽然它们的平面布局随各自基地条件与学校的功能需求布置而截然不同,两栋建筑的外立面则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近似的立面风格。
在雷士德去世的11年后,抗日战争的爆发也让这两所工学院的命运产生了意外的交集。在战争时期,上海交通大学与雷士德工学院历经磨难。1937年末,日本宪兵侵占交大徐汇校园,交大师生则在此之前已撤离至法租界继续办学。1938年,日本军部和日本外交部将交大校园一部分交给日方兴办的东亚同文书院使用。1930年代末,雷士德工学院校长李赉博因日兵制造车祸而惨死。1942年12月,雷士德工学院被东亚同文书院接管,成为其下属学院“东亚工业学院”,以日语教学取代英语。1945年战争末期,校舍被日本海军征用,学校正式关闭。
在部校合作的背景下,建筑师邬达克应邀为交通大学制定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对既有的校园更新与新获取的土地的布局。与此同时,邬达克也展开了校园内铁木工厂和工程馆两处建筑的具体设计。
雷士德工学院方案手绘
相比之下,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则一直延续其校园教学功能,时至今日仍是交大徐汇校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教学楼。2017年,工程馆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代表,列入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座承载深厚历史记忆的建筑,也将续写其时代的新篇章。
1930年代的工程馆不仅成为交大师生教读的主要场所,也是中外工程教育交流的重要基地。1933年12月8日,无线电发明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马可尼勋爵夫妇到访交大,与交大的教育者们一起,在工程馆前竖立起一根象征开创无线电课程的铜柱——马可尼铜柱,以资纪念并激励交大学子奋发向上。1937年5月20日,丹麦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玻尔来交大讲学,在工程馆发表了关于原子模型理论的前沿学术演讲。
虽然雷士德工学院只有十余年办学历史,它的建筑却长久地留存下来。1953年以后,雷士德工学院旧址长期作为海员医院使用。1994年,雷士德工学院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今年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将完成修缮,其建筑将作为虹口北外滩一所崭新的设计创新学院的校舍得到再生。
修缮前的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主入口(摄影:冯立)
鲍斯威尔设计的飞机型平面布局十分令人瞩目
考察这两座建筑的建筑师邬达克与捐赠人雷士德,可以看到,他们从青年时期就来到上海这座城市,其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也都为今天的上海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经典建筑。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其本人也同样留下了深深的上海烙印。雷士德把上海作为自己的家,还将其遗产捐献以助力于这座城市的工学与医学事业。在遗嘱中他这样说到:“60年来我主要居住地是中国的上海,上海过去是,将来也是我的永久居住地。”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zonghexinwen/2022/0902/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