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数字建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工业

来源:建筑与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月25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作为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大数据分论坛也在25日如期召开。其聚焦“激活数据价值释放产业动能

4月25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作为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大数据分论坛也在25日如期召开。其聚焦“激活数据价值释放产业动能”这一时代主题,邀请政府主管领导、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政产学研各界精英,就如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壮大大数据产业、深化各领域大数据应用、探索数据治理模式等行业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广联达高级副总裁刘谦受邀出席大数据分论坛,作了题为《数字建筑——构建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的主题演讲,深刻阐述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建筑助力行业转型的新思路。

转变发展思路建筑业沉疴亟待解决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深刻融入人民生活,“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着力探索的时代命题。第三方数据显示,尽管2018-2028年建筑业还将保持一定增速,但仍存在着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浪费较大、能耗过高等问题。刘谦表示,总体来看,目前四大矛盾正在影响和制约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消费升级的要求与粗放式发展矛盾。伴随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旺盛,导致消费对建筑业形成倒逼式增长;第二,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与传统高能耗的矛盾。建筑行业在能源消耗方面非常大,建筑能耗占到全国的47%,未来对环境的要求使建筑业粗放式增长亟待改变;第三,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建筑业用工荒的矛盾。建筑行业平均从业年龄42.5岁,年龄偏大且有进一步增长态势。而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农民工分流,将导致劳动力更加短缺。第四,总量巨大与效益低下的矛盾。尽管建筑业已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建筑行业利润远低于其他产业,研发投入低于1%,近20%项目超进度,近80%项目超投资,效益低下也在倒逼建筑业转型升级。

面对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建筑行业转型势在必行。刘谦在演讲中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日臻成熟,将重塑产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激发效率革命。在此背景下,数据将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数字孪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形态,而产业互联网,通过数据驱动全产业链协同合作,成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

“企业价值链数字化”是成为“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重要基石

如何理解建筑产业互联网?刘谦认为,将数字化技术与建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是核心关键。其应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建筑软件和数据驱动,构建行业平台,赋能各方实现“数智化”管理与决策。其将支撑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互联、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从而推动生产组织模式、商业运行逻辑、价值创造机制的数字化转型。

其同时指出,建筑企业如想成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之一,实现“企业价值链数字化”是关键。简单来说,只有首先把自身业务数字化,才能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同时随着业务数字化的普遍推行,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核心能力将快速规模化,企业级平台才能成型;在此之后,企业通过能力放大,成为业务子领域的产业级平台,协同形成建筑产业的产业互联网。总之,通过业务数字化-能力平台化-平台生态化这三阶段,实现企业从传统企业到“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跃升。

共生共创共赢,携手推进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除了企业在子领域各自跃升,协同构成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外;围绕工程项目全过程,建立集合技术、业务、数据的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业务中台,也非常关键。

刘谦表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多业务场景的组合型平台。在这样一个复杂结构中,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管理业务中台责任重大。其将构筑数据加算法的核心优势,为项目管理的多参与方、多地域、多行业的业务赋能,同时沉淀对外部生态伙伴赋能的开放能力,让客户和伙伴多、快、好、省,实现共赢。

演讲最后,刘谦表示,建筑产业互联网的成型,离不开产业大环境中的共生共融。这其中三种角色至关重要:第一,是建设施工等实体产业,他们是建筑业务关键能力拥有者,其通过核心业务数字化,升级为平台型企业。第二是技术提供者,通常是科技企业,过去在消费互联网中沉淀大量的通用技术,其可谓建筑产业互联网提供底层技术,第三是广联达这样的企业,既有对建筑领域数字化的深度理解,又有专业技术的加持,通过链接通用行业的技术和伙伴,形成三者之间有效合作,共同助力行业发展。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zonghexinwen/2021/0430/565.html



上一篇:快来围观!大学生的创意建筑来山城巷了
下一篇:连通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地铁北京大剧院站“

建筑与文化投稿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 | 建筑与文化论文发表 | 建筑与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