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牵引“网红”老街持续兴旺

来源:建筑与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古城老街进行保护和改造之后,如何破解后续利用这一难题?安阳给出了生动的答案:以文化做牵引,让“网红”古街持续走红。 安阳将甲骨文、古城文化、汉字发展史、碑石篆刻等

  对古城老街进行保护和改造之后,如何破解后续利用这一难题?安阳给出了生动的答案:以文化做牵引,让“网红”古街持续走红。

  安阳将甲骨文、古城文化、汉字发展史、碑石篆刻等特色文化融入“网红”的仓巷街,吸引文化单位、文化人到此地“打卡”扎根,开展制陶、拓片、研学游,举办文化讲座进行互动,将新业态引入其中,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光顾,让“网红街”热度持续不减。

  昔日一条破败杂乱的仓巷街,经过修缮后,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街”。

  当初,游客纷纷前来观赏明清庭院古建筑。欣赏之余,有游客产生这样的疑虑:“这条街的热度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然而,今日的仓巷街依然火爆。尤其是今年春节期间,单日游客最多时超10万人次,管理部门不得不启动限流应急措施。

  一条古街,为何能持续兴旺?除了观赏明清建筑外,更吸引游客的是浓浓的文化味和沉浸式互动体验。

  定位

  博物馆群领衔唱大戏

  3月25日,记者从东口走进仓巷街。一入街巷,仿佛穿越到明清时期的安阳城。

  青砖灰瓦、别致门墩、精美砖雕以及古朴的四合院、散发古典文化魅力的博物馆,都值得细细品味。

  3号院是座三进四合院,大门旁挂着安阳博物馆分馆、文峰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阳金石文化艺术博物馆3块木制牌匾。

  院落内的第一个展厅是“图说甲骨文发现史展览”。“这个展览主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甲骨文的发现,以此向为甲骨文发现、研究、保护和传播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这个展览曾入选国家文物局主题展览。”讲解员正在向游客介绍。

  文峰区古城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李冉介绍:“过去人们来这里主要是欣赏庭院和古建筑,眼下更多的人是被这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据介绍,仓巷街全长528米,宽约4.9米,现有57个院落,多是二进或三进的四合院。之前,不少建筑房顶塌陷,墙体老化,摇摇欲坠,处处破败颓废。

  “政府从2018年8月启动了仓巷街保护复兴工程,拆除了所有违章建筑,采用‘一院一设计、加固改造、修旧如旧'的模式,恢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李冉介绍。

  持续保护的难点是如何合理利用。这条街紧邻文峰北路繁华商业街,可谓是商业的黄金宝地。曾有人提议,以商养街,但市、区两级政府对过度商业开发踩了刹车。

  “让这条老街既活下来,也火起来,关键是丰富其内涵和个性特色。古城内不缺商业,缺的是文化。我们应该用文化的深度稀释商业密度,让游客在商业街购物之余,也来此地享受文化的熏陶。”长期负责仓巷街改造保护的文峰区政协副主席朱艳丽说,“文化传承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事。”

  百姓身边的博物馆办起来了。安阳博物馆在这里开设了分馆,安阳市邮政公司搬来了老字号的彰德府邮局,文化单位和民间文化人在这里举办相州窑瓷器展、革命根据地货币展、古代石刻展、历代书法拓片展……42个袖珍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博物馆群。

  来到仓巷街的游客,既能欣赏老家具、拓片、瓷器、石碑等历史文化遗产,也能看到木版年画、秦氏绢艺、苏奇灯笼画等民俗文化,在游览中寻觅古城印迹。

  “起初,我们在古城里开办博物馆还担心客流量少,没想到如此火爆。”安阳博物馆馆长周伟坦言。

  互动

  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互动体验式文旅项目,也留住了游客的脚步。

  “先把浸湿的宣纸敷在凸凹不平的文字上,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凹槽,纸张稍干之时均匀上墨,宣纸揭下来即成一张黑白分明的拓片。”在仓巷街,见到拓片演示,游客纷纷上前体验。

  每逢节假日,仓巷街里都活跃着20多名小义务解说员,他们绘声绘色地向游客讲解着:“上房为尊,是家中长辈的住所,东西厢房为次,是家中晚辈住的,两边较小的房间是杂屋,是女性仆人居住的地方……”

  这些小义务解说员是安阳趣玩儿工作室组织的,他们几年前就进驻了仓巷街。“我们在这里讲安阳的故事,把仓巷街当成培养文化素养的‘苗圃'。”趣玩儿工作室负责人刘艳说,“此举既培养了孩子的口才,也服务了游客,一举两得。”

  前不久,安阳市在仓巷街举行了“遇见最美安阳”第二届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活动参与平台包括抖音、快手等。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zonghexinwen/2021/0402/523.html



上一篇:绝地求生建筑也有外号,山字楼盛产M24,知道的
下一篇:文化牵引“网红”老街持续兴旺——探寻安阳仓

建筑与文化投稿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 | 建筑与文化论文发表 | 建筑与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