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征[10/30]
- ·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刊[10/30]
- · 《建筑与文化》期刊栏目[10/30]
- · 《建筑与文化》数据库收[10/30]
- · 《建筑与文化》投稿方式[10/30]
- ·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是多少[10/30]
寻访散落村寨文化传承人:普米族委员茸芭莘那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两会访谈)寻访散落村寨文化传承人:普米族委员茸芭莘那的“老话题”和“新跨界” 中新社昆明3月2日电 题:寻访散落村寨文化传承人:普米族委员茸芭莘那的“老话题”和“新跨界
(两会访谈)寻访散落村寨文化传承人:普米族委员茸芭莘那的“老话题”和“新跨界”
中新社昆明3月2日电 题:寻访散落村寨文化传承人:普米族委员茸芭莘那的“老话题”和“新跨界”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不断往返北京和云南,最多的一年出行里程达3万公里,只为寻访散落在各个村寨的传统文化传承人,通过数字技术记录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传统。
——这是近3年来,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操心最多的一件事。朋友调侃,茸芭莘那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歌手”。但她却不后悔。在她看来,“歌能唱一辈子。记录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传统,却是与时间赛跑,慢不得”。
全国两会前夕,刚结束了丽江、怒江两地“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拍摄的茸芭莘那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她告诉记者,今年的新提案,依然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关。
每年两会,从歌手成长为委员的茸芭莘那,都是媒体追逐的焦点。茸芭莘那本是一名怒江州民族文化工作团的独唱演员,2006年她唱着在火塘边跟外公学的普米族古歌,走到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舞台,一举获得民族唱法组铜奖。后来,她开启长达15年的“北漂”生活,唱着外公口耳相传的歌曲越走越远,走向人民大会堂和克里姆林宫。
在茸芭莘那看来,这是一段极速成长的人生旅程。
“当年在怒江大峡谷的那个小姑娘虽然喜欢唱民族歌曲,却并不明白它们真正的价值。”茸芭莘那说,后来,离家越远,走过的地方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
走近全国两会,让茸芭莘那开始有意识地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奔走呼吁。这些年,她的提案都与此相关。如《关于加大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力度的提案》《关于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保护的提案》等。
今年,茸芭莘那将第9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她再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建言:建立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资源共建共享工程,进一步用好这些资源。
“把呈濒危状态的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抢救记录下来,在国家图书馆进行典藏留给子孙后代,只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希望通过更多方式整体提高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知名度。”茸芭莘那说。
今年两会,除了关注文化传承的老话题,茸芭莘那还准备“跨界”提案——《用“自来水胶印”创新技术迭代传统印刷 全面推动中国绿色智能印刷产业化发展》,建议运用云南企业自主研发的“自来水胶印”绿色印刷新技术,建设标准绿色智能印刷示范基地,推动印刷产业绿色化。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环保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政协的履职经历,也让我的眼界越来越宽,接触到不少新事物。”茸芭莘那如是解释这次“跨界”的由来。
为了此次的新提案,她马不停蹄地调研印务中心、茶企等。“一届政协委员,一生政协情缘。”茸芭莘那表示,即便卸任了,她仍将持续关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环保事业。(完)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zonghexinwen/2021/030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