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征[10/30]
- ·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刊[10/30]
- · 《建筑与文化》期刊栏目[10/30]
- · 《建筑与文化》数据库收[10/30]
- · 《建筑与文化》投稿方式[10/30]
- ·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是多少[10/30]
阴阳鱼与十字架中西文化差异下的宗教建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翻开任何一本有关建筑的书籍,“文化”一词必定出现,有时出现的频率还会很高。这就说明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一定是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相关
翻开任何一本有关建筑的书籍,“文化”一词必定出现,有时出现的频率还会很高。这就说明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一定是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相关联的。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其内涵丰富而深刻。虽风格迥异,世界各族人民却留给我们数不胜数的经典建筑实例。本文仅选择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时代的著名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与中国北京天坛进行分析。
阴阳鱼与十字架
如果用一个符号来代表中国文化,阴阳鱼(或称太极图)无疑会是最佳选择。因为大家比较公认的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还有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中国式的禅宗,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那么,阴阳鱼能不能作为代表儒、道、释三家主体思想的共同图形符号呢?答案是肯定的。儒家说这是他们的易学,道家会说这是老子的思想,而阴阳鱼是由两条首尾相连的鱼构成的,与佛教主张的“轮回”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阴阳鱼作为中国文化的图形符号,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它甚至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个性当中,表现在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也有明显的体现。
同样,要了解西方文化,就不能避开基督教。西方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就是基督教统治西方社会的重要时期,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至今犹存。基督教的出现甚至一度改变了西方古代建筑装饰的面貌,最终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哥特式”风格,而基督教的一个明显标志便是十字架。十字架本来是罗马人的一种刑场用具,把人钉在十字架上,残酷地处死,后来,基督也被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便成了基督教的象征了。我们暂且撇开十字架的宗教内涵不谈,因为谈论宗教不是本文的主旨,但十字架那扩张性的图形对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既表现在西方人张扬、外向、奔放的性格,也表现在西方现代主义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阴阳鱼与十字架作为中西方文化各自的图形符号,对中西方人民的生活、行为和思维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各自建筑风格的迥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正如阴阳鱼与十字架这两种图形的差异一样明显。这种文化上的差异直接导致生活行为和思维的差异。我们先来看看阴阳鱼的图形特征,阴阳鱼外面是一个密闭的圆,圆圈外围是平等、安静的,因而对外面的任何方向都没有扩张性,圆圈对内是一种限制,对外是一种排斥。但阴阳鱼的里面是两条鱼头鱼尾相连的、互动的鱼,在图形上是运动和旋转的。总体来说,阴阳鱼的图形是封闭式的、内敛的。十字架则正好相反,它以两条直线的交叉点为中心,形成四条指向四个不同方向的射线,这些射线是有扩张性的、同时也是向外不断延伸和运动的。与此对应,中国大多数人的性格也是比较内向的,但内心却不乏热情。西方人则总体比较外向,他们内心的热情与激情可以在外表上一览无遗;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而筷子夹菜的时候是要求向内用力的。西方人吃饭时使用的刀叉,刀叉切割或叉起食物总是要向外用力的;中国古人对别人打招呼致礼,除了清朝等少数朝代有些例外,一般都是将自己的左右手抱拳致意,古人所谓“拱手”。西方人打招呼则是直接走过去拥抱和轻吻对方,现代社会通行的伸出手去跟别人握手的礼仪也是源于西方社会的;作为中国绘画的主要代表——山水画,其意境是以恬静、幽远为追求目的,而西方油画,尤其是到了近代的野兽派等流派,均显示出一种狂野性与扩张性,这可以从毕加索、马蒂斯、蒙克、德库宁等画家的绘画作品中得到验证。这样的生活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例子其实也反衬出中西方人种在思维上的差异性。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建筑上,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与中国北京的天坛。
偏激的神圣与博大的庄严
建筑是什么?中世纪教皇阴森森地说,建筑是我们在其中祈祷与赎罪的教堂。穷奢极欲的罗马人因过度的享乐造成的经济凋零与意志消沉而被发迹北欧的日耳曼人灭了国。原先生产就因奴隶制的衰落而荒废落后,蛮族铁蹄的贱踏更带来了灾难性的毁坏。欧洲到处人口锐减,疾病横行,野蛮愚昧。在深重的苦难面前,更多的欧洲人选择了宗教,选择了靠信仰去实现灵魂的救赎。他们不像中国古人有纲常名教来统治社会,安抚人心,他们只能诉之以宗教。令此时的欧洲人痴迷的是基督教的救赎与对光明天国和极乐世界无限的追求,于是哥特式建筑出现了。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qikandaodu/2021/071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