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传化公路港项目规划设计浅析

来源:建筑与文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分析,物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分析,物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项目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业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传化集团在现代物流领域具有雄厚实力和领先优势,太原传化公路港项目在我市落地,可推进传化公路港模式,有效整合“小、散、弱”物流企业,提高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势必会提升太原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区域位置

太原传化公路港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项目地块西侧临307国道,南侧、北侧、东侧均临规划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3 现状概况

基地西高东低,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是作为物流园区的理想位置。规划总用地10.75hm2,净用地8.85hm2。

4 设计思路

项目以仓储、现代物流为主,集办公、信息中心、餐饮、住宿与一体,全面打造现代化的物流公司,发展“仓-运-配-交易”四大核心物流服务,形成高效协同的物流基础设施。

拟在地块内建设零担专线、城际配送、分拨中心、省际分拨中心、零担物流、高台库、配载车间等物流辅助设施。

5 设计原则

5.1 前瞻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在理念上适度超前,保证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技术是领先的、模式是领先的,不仅考虑当前园区的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支撑,更要满足未来新业务模式的发展需要。

5.2 先进性原则

基本理念是把信息平台打造成物流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保证其先进性和领先性,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引导、规范、创新园区的业务发展模式。

5.3 创新性原则

在公路港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要充分理解“把信息平台打造成物流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即信息化不仅是目的和手段,更是物流园区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模式,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园区发展。

6 总体规划

本项目拟在地块内建设分拣中心、零担中心、配载车间及司机之家、汽配汽修用房、卡口、智能停车场等物流辅助设施。

6.1 总图布局

根据地形现状分析及综合实地考察,规划园区交通主入口位于西侧307国道,根据内部交通及功能要求,规划园区次入口位于北侧规划道路,是使得整个物流院交通流畅,管理便捷。

在场地东侧横向布置零担专线、城际配送、分拨中心、省际分拨中心四座仓储建筑。其中零担专线、分拨中心、省际分拨中心均为双面作业库,;城际配送为单面作业库,库与库之间设置约30m宽的物流通道。在库区西侧,紧邻零担专线、分拨中心、省际分拨中心布置1#和2#零担物流。在场地西北侧布置配载车间及高台库,主入口两侧为货车停车场。整个物流园区根据功能要求共设四个区块:即物流办公区块;物流仓储区块;服务中心及酒店;货车停车区。?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互相分开,互不干扰。

本次规划注重整体设计,公路港内部库区与服务设施区分区明确,力求合理布局,外部处理好与城市大环境的关系,交通便捷,有效的利用土地和空间。

太原传化公路港园区建成正常运营后,测算园区日均货车的进出量在2000辆左右,日均货物吞吐量在2万t左右,年货车进出量在72万辆左右,年货物吞吐量在720万t左右,最大货车进出量在3000辆/天左右,最大货物吞吐量在1080万t/年左右。

本项目方案整体规划设计以着重发展“仓—运—配—交易”四大核心物流服务,建设高效协同的物流基础设施为目标。可以说,建设大型物流市场,是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这必将进一步提升太原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

6.2 道路交通

(1)道路交通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同时兼顾每个功能单元具有良好的机动车通达性为原则。内部道路呈内环式,方便快捷的联系各个建筑单体,体现了良好的沟通性和引导性。

(2)小车停车集中分布,主要位于高台库、配载车间之间,为企业客户及员工方便使用。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qikandaodu/2021/0626/737.html



上一篇:浅析地铁车站建筑专业相关人防系统设计
下一篇:天然气场站建筑设施安装及保障措施概述

建筑与文化投稿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 | 建筑与文化论文发表 | 建筑与文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