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与文化》编辑部征[10/30]
- · 《建筑与文化》杂志社刊[10/30]
- · 《建筑与文化》期刊栏目[10/30]
- · 《建筑与文化》数据库收[10/30]
- · 《建筑与文化》投稿方式[10/30]
- · 建筑与文化版面费是多少[10/30]
喀什特色建筑立体贺卡创意设计与制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建筑3D立体贺卡设计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3D立体建筑贺卡的设计与制作,运用立体贺卡这一载体,可以将喀什地区的古建筑充分的表达出来,并且在数字媒体为主流的时代将传
一、建筑3D立体贺卡设计的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3D立体建筑贺卡的设计与制作,运用立体贺卡这一载体,可以将喀什地区的古建筑充分的表达出来,并且在数字媒体为主流的时代将传统纸媒贺卡的悠久历史发扬光大,继续传承,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喀什,对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喀什有新的认识。以当地特色旅游建筑为主的立体贺卡设计制作,可以提高喀什旅游文化发展,从而提高喀什经济,促进喀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基于特定地域文化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喀什3D立体贺卡的设计与制作便具有传播喀什地域文化的功能,从而影响游客对喀什特色文化、建筑、人文的了解。作为西部明珠的喀什将展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前,让全国人民关注和了解新疆喀什。
二、立体纸雕与贺卡的发展演变
立体纸雕起源能追溯到中国汉朝纸的发明和16世纪德国人对纸的改良。十八世纪50年代,一群喜爱创作的艺术家在那时起打开了纸雕艺术的新大门,人们利用简单的工具及不同的纸张来创作,创作出许多不同主题形式的优秀的纸雕作品。17世纪中叶英国的著名纸雕艺术家先驱奥古丁.华克,在1760年创作的两幅海洋作品,如今两幅作品依旧仍保留在英国格林威治国家海洋博物馆内。
随着纸的种类多样化和普及,纸雕技术的不断完善,纸雕发展成一种可以盈利的插图媒体。至今纸雕仍是立体插图业的前端。许多美术学府大都设有纸雕专业,进行纸雕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立体创作方式及作品。立体纸雕式的贺卡也应用而产生。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商业不断的快速发展,立体纸雕贺卡艺术也开始出现在百货公司的橱窗中,接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将纸雕贺卡表现在不同的传媒上,因此纸雕立体贺卡得以推广。
在中国古代,起初的贺卡叫做“名帖”,主要都以介绍自己,而在西汉将贺卡称为“谒”,所以今日贵宾相见时,还是会说“拜谒”。 而在东候时叫做“名刺”,此词到如今依旧在使用,也就是我们如今常见的名片。而在明清的时候,贺卡出现了一种以往不同的形式。在《坚瓠首集》卷中记载,红单就是专门用于过年和节日的时候使用的红纸制作的贺卡,红色代表吉祥如意,所以在平时都不做使用。这一红单就是中国出现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贺卡。
贺卡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在古代都是由上层的士大夫使用,用于名帖互相问候,或者用于拜访使用,后来成为了一种习俗。周光在《清波杂志》中写道:“宋元佑年间,新年节贺,往往都以佣仆持名刺代往。”这里一段有趣的故事,讲述了京城有一年一位士大夫不想每家每户的亲自去拜访,于是想出的一个偷懒的好主意。送上名帖,以表示问候。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自从形成以来都是由本人亲自呈送,以表对亲朋好友的郑重和尊敬。但是到宋朝后,因为商业气息越发浓郁,人们也就逐渐的日益忙碌起来,从而贺卡成为了一种风俗,这样有很多的好处,一个人可以多送,相对于以前来说,更加便捷,更加省去了面见主人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升,也不失礼仪。
后来明清时期,赠送贺卡名帖更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按照规定仆人不可以亲自用双手呈送贺卡,故而发明了拜匣,拜匣的大小,正好可以容纳贺卡的,而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自己使用的拜匣。唐宋,贺卡名称及功能都有所变化,贺卡也称为“飞帖门状”或“门状”。而到了明清时又叫“红单”、“贺年帖”等等。贺卡设计的功能也越来越世俗化,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古代教育不够普及,所以认识文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贵族之间传递,从而起点较高,商业社会形成后,贺卡就多了一丝人情温暖,少了一份迂腐古板。
三、立体贺卡制作准备及步骤
1.制作立体贺卡的准备
立体贺卡有很大的应用性,同时对消费者能产生一定的趣味吸引,并且提高了喀什本地特色文创产品的丰富度和原创力。最常见标准贺卡制作尺寸为175mm×125mm,此为折叠合并后的尺寸;打开尺寸为175mm×250mm;印刷尺寸是在张开的成品尺寸基础上长宽各加20mm,也就是195mm×270mm。立体贺卡则根据不同内容,制作尺寸大小不等。
对于制作贺卡材料,主要选择可塑性很强的纸,辅助材料没有限制,这样大大增加了灵活性,给创意过程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通过设计实践,在各种制作技巧中,领会到三维设计制作的奥秘,享受创造的乐趣,并且在自由的立体空间中使得学识得到提升。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网址: http://www.jzywhzz.cn/qikandaodu/2021/0315/480.html
上一篇:巴尔萨泽科拉布建筑摄影作品分析
下一篇:基于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